圍繞著如何讓黨建帶群團建設、助力中心工作,作為科普工作主力軍,齊市科協黨支部認真研究,不斷拓展“鶴城科普抖起來”服務品牌的內容和形式,立足打造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的活動品牌,構建黨建+科普新格局。
開發科普資源,推動傳統科普媒體與新興科普媒體深度融合。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圍繞食品安全,疫情防控、防災減災、科學辟謠、醫療衛生、科學小實驗等熱點問題,匯聚各類資源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公益科普課堂,在鶴城科普抖音、科協公眾號發布涉及12個專題、400多個科普作品。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學知識需求,引導公眾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舉辦首屆“鶴城科普抖起來”抖音短視頻作品征集大賽,征集涉及健康生活、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科學實踐、防災減災等6大類主題近百件作品,《別讓奪命血栓找上你》等27個優秀作品在“鶴城科普”抖音號、市科協公眾號上進行了展播,并在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上進行了表彰,極大鼓勵了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創作的積極性。
共享科普資源,拓展科普信息傳播渠道。開展包括綱要成員單位、科普教育基地、學會、科技志愿服務隊在內的聯合行動,在學雷鋒日、科普之冬、全國科普日、鶴城讀書月、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周、黑龍江濕地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機關、共建社區、農村、學校開展特色科普活動,為科技工作者傳播科普搭建平臺;聯合3個縣區開展“紅色百年路·科普萬里行”龍江科普大篷車惠民行動,打通科技志愿服務“最后一公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生根;從提升機關干部科學素質出發,在機關公共區域建立黨建科普學習角,購買涵蓋黨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化教育、天文世界、歷史地理等方面圖書1300余冊,通過自助借閱、讀書沙龍等形式為黨政辦公中心的機關干部提供了學習陣地,受到機關干部的熱烈歡迎。
開展志愿服務,促進科普宣傳深入人心。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全體黨員開展“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線”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利用黨員所在社區微信群、各部門工作群、朋友圈等平臺廣泛轉發科普中國、科協公眾號中相關專題,及時發出權威聲音,贈送科普圖書2000余冊、防疫物資100余件;科普之冬期間邀請農業和醫療專家深入鄉村開展“鄉村志愿行”主題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發揮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作用,以科普大篷車為載體,開展“手拉手跟黨走 心連心頌黨恩”--科普助農進鄉村、我與科普零距離”--科普助學進學校、“科普知識帶回家”--科普助民進社區主題科普活動,讓科普知識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春耕期間開展“防疫情科技服務備春耕”活動,廣泛轉發省內知名農業技術專家、氣象專家為農民所做春耕生產專題輔導;“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聯合市殘聯黨支部和市商務局黨支部深入天使之翼特殊兒童康復樂園,為殘疾兒童送去自發捐款購買的書本文具、科普書籍和助殘輔具。